教学动态
承上启下•深耕成长
承上启下•深耕成长
九月的南山,校园里硕果累累。当运动会和艺术节交织融入校园的时候,高二学子课桌上的新课本正摊开第一页,页脚还留着纸张的余香——这是高二的开篇,像一根细细的榫卯,稳稳嵌进成长的木梁里,一头连着高一的葱茏过往,一头抵着高三的熹微晨光。
高一的日子像浸了墨的宣纸,每一笔都晕染着南山学子青春的热度:开学典礼上的铮铮誓言仍在耳边回响,军训时挥洒的汗水依旧在嘴角流淌,晚自习后走廊里的讨论声还在传递,错题本上贴满的便签纸像绽放的小花……这些不是过去时的碎片,而是藏在成长土壤里的种子,等着高二的雨来催芽。
高二年级主任李明国老师说:
高二是高中三年的“关键转折点”,既承接高一的适应期,又开启高三的冲刺期,绝不是“过渡年”。
知识上,高二是“体系构建期”:理科的电磁学、导数,文科的哲学原理、历史脉络,都是高三综合题的“骨架”——现在把知识点串成线、连成网,将来解题才会有思路;若现在敷衍,高三补起来要花大力气。
能力上,高二是思维提升期:逻辑推理、审题能力、答题规范,这些底层功夫得在高二磨扎实。比如数学题,不是只求答案,而要懂为什么这么做;读语文文言文,不是只背翻译,而是要悟文本的逻辑——这些能力会伴随整个高三,并在高考中发挥力量。
还有心态与习惯:高二容易出现“倦怠感”,比如觉得离高考还远,或者努力了没效果等,这时候更要坚持:如制定每天的小目标(背10个单词、做2道大题……),保持学习节奏。遇到困难别放弃,因为“现在的每一步,都是将来的伏笔”。
同学们,高二不是“缓冲带”,而是“起飞前的助跑”。抓住这一年,才能在高三更稳、更自信!
高二17班甘易弘
经过高一一年充实的学习,无论是在学习方法上还是意志品质上,我都收益良多。老师的教诲让我充分认识到高中学习的重要性,学长学姐的真诚分享让我明确了未来的规划,ASD思辩课堂引导下的小组讨论,使我感受到集思广益的美妙。从初入校门的迷茫紧张、考试后的无助内耗,经过南山一年的洗礼,已经使我蜕变成一个正视困难,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中挑战的合格高中生。迈入高二,我将发扬自身长处,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身的不足,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解决学习中的困难,一步一个脚印,继续坚定的向自己心中的目标迈进。
高二2班何沁岚
来南山一年,我已不知不觉学完了高一课程。一年的时光感觉很短,仿佛入学的日子就在昨天。高一的生活是忙碌的,每天的预习和纠错应接不暇,刚来南山时手忙脚乱的我几乎没有时间去攻克自己的薄弱科目。一年时间,南山的支持,教师的陪伴,已让我脚下有力,心中有方。进入高二,我没有放松,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,答疑、探讨、请教老师,自习时,高效完成作业,利用周末专攻短板……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”。高二的我们要有规划,为即将到来的高三做好充足的准备。
高二15班樊雨馨
回首高一,展望高二
高一是一段充满成长与反思的旅程。高一阶段,我从初中过渡到高中,面对新的学习环境、课程难度和人际关系,从迷茫到适应,学习上遇到过不少困难。但在南山这个积极的氛围下,通过老师的陪伴,鼓励我努力和坚持,我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。来南山一年,我在生活、人际关系、自我认知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。
展望高二,进入一个新的阶段,学习有了更大的挑战,我对自己也有了更高的要求。高二的内容更广、更深、更难,我需要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,在老师的引导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,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。对高二的展望,是充满期待与信心的开始,是实现更高目标奋斗的起点,在这个新起点上我将扬帆起航,不怕困难,南山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就是我的榜样,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!
高二是高中学段的“关键帧”——把高一的浮躁沉淀成沉稳,把未来的迷茫变成坚定。它不是“为了高三而活”的跳板,而是为了自己而成长的土壤。就像老槐树的根,在地下缠缠绕绕,扎得越深,越能在风里站得直,越能在夏天里开出满树的花。在南山,这些花开得更艳,因为根扎得更深;那些树长得更茂,因为土翻得更细。
这就是南山高二的模样:承上启下,像桥一样连接过去与未来;深耕成长,像种子一样埋下坚持与希望。南山学子在这里扎根,在这里沉淀,在这里成长,等着有一天,开出属于自己的花。